翻页   夜间
炫酷书屋 > 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> 第1章 朱允炆继位称帝,杨轩问老胡暗卫
 
第1章 朱允炆继位称帝,杨轩问老胡暗卫
洪武三十一年六月,朱允炆于应天府皇宫即皇帝位。
年号:建文。
新帝顺利继位,也没出什么意外,这让杨轩大大松了口气。
他也终于有空将心思放在老朱临终前给他的那块令牌上。
长平侯府。
书房。
杨轩端坐在椅子上,手中把玩着一块黑色令牌,上面也只有一个‘暗’字,这时,房门被推开,一道身影走了进来。
“侯爷!”
“老胡啊,你来了。”
“坐!”杨轩指了指面前的椅子,笑道。
“谢侯爷!”老胡(二虎)抱拳道了一声谢,随后坐下。
紧接着就看到了杨轩手中把玩的那块令牌。
当即瞳孔一缩。
那块令牌他认识,因为上面的花纹是独有的,难以伪造。
看到老胡的反应,杨轩心下了然。
他微微一笑,道:“看来你认识这令牌啊!”
“侯爷这令牌是从何而来?”老胡问,他需要确认。
“先帝临终前交给我的。”杨轩回答,接着又问:
“你呢,难道就没什么要说的吗?”
“侯爷想知道什么?”老胡道。
“比如…暗卫!”杨轩看着老胡,缓缓开口。
老胡愣了一下,随即反应过来。
是了,先帝既然把令牌都交给了侯爷,那自然也告诉了侯爷暗卫的存在。
于是正色道:“暗卫是由原锦衣卫的精锐组成的,它的名字也注定了暗卫是不可能出现在阳光之下的。”
“暗卫的成员全都是忠于大明,忠于先帝的。”
“侯爷持此令牌,可统领所有暗卫。”
“因为此令牌,代表的便是先帝。”
“见令牌,如见先帝。”
“暗卫遍布大明各地,其主要职责便是监察天下,当然,也会执行一些无法见光的任务。”
听着老胡的解释,杨轩对于暗卫也有了一个确切的了解。
“暗卫的联络方法,你应该有吧?”杨轩看向老胡。
“回侯爷,所有暗卫的联络方法,我这里都有。”
“除此之外,还有暗卫的名单。”老胡回答。
“好。”杨轩点点头。
接着,两人就暗卫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探讨。
最后,杨轩发表意见:“在我没有新的命令之前,暗卫就和以前一样,继续蛰伏吧!”
“是,侯爷!”老胡起身抱拳,随后离开书房。
杨轩靠着太师椅,看着静静躺在桌面的令牌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许久之后,他收起令牌,离开了书房。
……
登基之后,朱允炆便从东宫搬了出来,住进了乾清宫。
看着和老朱在位的时候没什么区别的宫殿,朱允炆得心里却是豪气冲天。
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干一番。
“来人!”
“陛下!”
“传长平侯杨轩,黄子澄,齐泰,方孝孺入宫议事。”
“是。”
除了杨轩,剩下的三人都是老朱留给朱允炆的班底。
刚登基,他就任命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,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,同时还将在汉中府当教授的方孝孺召为翰林院侍讲。
在太监出去传口谕的时候,朱允炆就在乾清宫里时不时的翻看一下御案上的折子,或拿着天子玺印打量一番。
从始至终,嘴角都挂着淡淡的笑意。
他现在是大明王朝的皇帝,头顶上也没有了老朱这个大山。
自己的很多想法都能实现了。
他真的有些迫不及待。
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,杨轩,黄子澄,齐泰,方孝孺求见。
“臣杨轩参见陛下!”
“臣黄子澄参见陛下!”
“臣齐泰参见陛下!”
“臣方孝孺参见陛下!”
四人齐齐行礼。
“平身!”朱允炆看到他们很是高兴,连忙道。
“谢陛下!”
“几位爱卿,今天朕找你们,是有一件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。”朱允炆道。
“陛下请说,臣等定然支持陛下!”黄子澄一听这话就知道是什么事了。
因为就在前两天朱允炆还和他说起了。
黄子澄表态之后,齐泰和方孝孺也连忙表态。
小皇帝现在刚登基,想要干出一番大事,杨轩也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,便也跟着附和。
朱允炆见此,也是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。
随即便道:“朕初登大宝,深感责任之重大。”
“往后朝政之事,还需依仗几位爱卿。”
朱允炆表现的很礼贤下士。
但杨轩却有点不满意,礼贤下士也要有度啊,可朱允炆的表现,怎么有点像“舔狗”呢?
不过他也没在这种时候去驳朱允炆的面子,只当他现在还没有从储君的位置上转换过来。
等商量完事情后,自己去提醒一下就好了。
和杨轩的反应不同,黄子澄对朱允炆的表现很满意。
这才是自己心中的圣君啊,有此圣君,何愁不能大展身手,何愁不能名垂青史,又何愁不能实现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宏愿。
于是,几人又对着朱允炆一番吹嘘。
然后表示自己一定会全力辅佐陛下。
朱允炆心花怒放,这才开始说出自己的目的。
“如今,朕虽继承大位,可心中,始终有些担忧。”其脸上浮现忧愁之色。
黄子澄是个合格的捧哏,立马接上了话:“不知陛下因何事而忧愁?”
闻言,朱允炆看了黄子澄一眼,心中满意。
便继续道:“先帝生前分封诸王,并且还给予了诸王军政大权。”
“其中以几大塞王最甚。 ”
“他们每个人的手底下都有着数万,乃至十数万的大军。”
“他们是朕的亲叔叔,朕也信任他们,可凡事都有万一啊。”
“若是他们生出异心,朕又该如何处理?”
说完,又是一副为难的样子。
杨轩听明白了,这小皇帝是要削藩啊!
对于削藩,他是支持的,因为不管那个皇帝上位,都不可能放着一群手握重兵的藩王在外面的。
也只有老朱,会对他们放心,乃至信任。
毕竟是亲父子,儿子还能不听老子的话不成?
可朱允炆不一样,他是侄子辈。
除了现在的第二代秦王和晋王,剩下的藩王都是他的叔叔。
朱允炆对诸王不放心,诸王也对朱允炆不服。
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,凭什么坐那个位置?
……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